老百姓打官司更方便更透明了

上海司法改革一年有余创新举措不断推陈出新

老百姓打官司更方便更透明了

新民晚报  2015-10-20   A07

回眸“十二五”百姓看民生

 

获得法院同意后,“在法院电子阅卷室,我只要登记身份信息,就可以在法院内网上即时查询到案件实况,还可以打印出来,再也不用为‘阅卷’而头疼了。”近日,在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电子阅卷室,当事人王先生很方便地查询到了自己正在审理中的一起行政诉讼案件的详情。今天,记者从上海三中院了解到,该院已在本市率先建立诉讼案卷全流程电子化管理系统,案卷即时扫描制度今后将在本市全面推开。

事实上,自从去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正式拉开司法改革大幕以来,不单是员额制、司法责任制等“顶层设计”改革层出不穷,一系列方便人民群众诉讼的举措也不断推陈出新,它们直指一个共同目标———让老百姓在每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电子案卷:方便各方查询

 2014712日,上海在全国率先拉开司法体制改革大幕,选择市二中院、市检察二分院及徐汇、闵行、宝山区法院、检察院共8个单位,开展先行试点。今年423日,上海召开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在全市三级法院、检察院全面推开试点。

作为全国首家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上海三中院成立不到一年,不断推出便民措施。从今年91日起,该院实行在审案件诉讼案卷即时扫描、网上实时查阅制度。记者截至了解到,试运行1个多月以来,1016日,共处理申请250件,给当事人、律师、法官带来更多便利。

“我们专门开发了软件,并制定了相应的查阅规则,推行诉讼案卷全流程电子化管理。这有利于方便当事人和律师随时查阅案件进度和相关材料;也有利于合议庭成员之 间交叉同时阅卷,提高审判效率,增强合议庭全体成员对案件审理的参与度,为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奠定基础。此外,还可以加强对案件诉讼环节和诉讼流程的全程监督,实现案卷使用情况的全程留痕,预防法院内部或外部人员对案件审理的不当干预和过问。上”海三中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璩富荣解读说。

顶层设计:优化司法队伍

上海司法改革一年多来,不断推出这样的创新之举,每每吸引全国的关注,以“看得见的公正”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改革伊始,员额制等“顶层设计”问题最令人关注。员额制,被看作是“动自己奶酪”的改革,将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分为法官、检察官,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等司法辅助人员,以及司法行政管理人员,并确定了3类人员分别占队伍总数33%、52%、15%的员额比例。

年轻法官是否会“就地卧倒”,“一刀切”是否会加剧“案多人少”的矛盾……质疑声不断。

“员额制的核心在于让法官、检察官真正回归其职业本源,让法官更像法官,让检察官更像检察官。”上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上海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教生同志介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上海采取“双向选择、自愿转岗一批,竞争上岗、退出一批,内部调整、调出一批”等措施,不仅有效解决了人员分类定岗问题,而且保证了司法队伍的稳定和优化。

记者了解到,上海司法改革后明确规定,入额法官、检察官都要亲自办案,包括院长、检察长、庭长,审判委员会、检察委员会委员也要亲力亲为,并对办案情况实行年终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依法按程序退出员额。对此,徐汇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王利民感同身受,“司改以后,所有的院庭长都编入了29个合议庭担任审判长,我作为庭长同样必须到一线办案。”

对于司法改革会加剧“案多人少”矛盾的质疑声,数字是最好的答案。记者了解到,改革以后,2014年,4家先行试点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17803件,占全市法院受理案件的五分之一,审结116527件,同比分别上升9.9%和12.59%。今年16月,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9.93万件,审结28.01万件,同比分别上升15.8%和11.3%。

试点法院、检察院改革后,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大大提高了办案质量和效率,也使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有律师表示,“改革后办案更加规范透明了,法官和检察官更加专业敬业了。律师们普遍感觉到,法官的办案效率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距离司法改革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阅读次数:9612